每一位教师从年轻走向成熟都要经历思想和专业的蜕变。年轻教师如何成长为一名好老师?今天我们来听听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王宇老师的答案。
从B+到A+
2010年7月,王宇成为哈工大的一名教师,刚走上讲台的那段日子,王宇仍记忆犹新,“触动比较大的是,有的同学上着课就偷偷跑了,我就觉得自己把孩子耽误了,归根结底,还是吸引程度不够。评教不是不好,基本上就是B+的水平。”如何让自己的课堂吸引学生,成了王宇教学的头等大事。他决定从课程本身入手,“无机化学这门课比较杂,所以我想把这门课程好好梳理。”王宇几乎看了国内外所有无机化学教材,他发现不同教材的教学思路有很大区别。
“综合阅读不同的教材,有助于形成我自己的教学思路,我逐渐把课程形成三大块,化学原理、结构和元素。而每个小块部分,跟同学交流的时候他们总是记不住,我把每个章节做成三角关系的图,你把图记住了,相应知识点也就清楚了。”
王宇和学生互动
王宇将每堂课以问题案例引领的方式展开,“前面提出一个问题,中间和同学们一点点去解决,同时以新闻、人物传记、安全教育等方式引入课程思政,主线形成之后,同学们就会跟随着老师的思路去做。”只要一心扑到课程中,总会收到良好的反馈。近年来,王宇主讲课程的评教一直是A以上。
“让学生也能成为这门课的老师”
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,但具体到课堂上,究竟应该如何操作和实现?“当时我在写教学改革项目的时候就想,怎么样以学生为中心?学生能不能参与到我们教学过程当中来?”以问题为导向,王宇想了很多招。“这几年我做的挺有意义的一件事,就是带领大一的同学发表教学论文,我们通过所学习的无机化学理论,去解释一个现象,去解释相应材料的性质,类似于课程改革了。”
“在写教学论文过程中,同学们锻炼了创新思维,每个人都必须去思考,解释生活中某一化学问题时,无机化学这门课提供了什么样的帮助。‘学师共建’就相当于我们这个课程,不单单是我在讲,同学们通过一年或者一个学期的学习,也可以成长为这个课程的老师,这样他才能够真正消化掉我们课程的理论。”
师生共建课堂
从“害羞”到“主动” 老师必须用心用情
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最和谐?很多老师认为,要把学生当成朋友去相处,而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。
“这些年真正把学生当朋友,我是非常喜欢这些学生,作为老师除了在学习上关心,在生活上也要关心。”疫情期间,王宇为同学们搬宿舍、打包行李,还和其他老师组成“明德伴你行”车队,送学生去机场和火车站,“让同学们感受到哈工大的温暖,在他们毕业后也能记得学校的培养和关怀。”
王宇送大一学生去机场
2022年中秋节王宇和同学们在一起
王宇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“加强基础研究,突出原创,鼓励自由探索”深有感触,这也是他未来努力的方向,“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和课堂上,提高课程质量、提升培养效果,是我不变的追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