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特稿】窮一生奉獻科研 學生讚師表風範
黃文虎祖籍上海,生於浙江永康,一個典型的南方人,卻來到北國冰城哈爾濱,執着於科研。
抗日戰爭開始前,黃文虎考上小學,成績優異。父親在郵局工作,一家人生活無憂,可是這種幸福生活,被日軍侵華打得粉碎。當時物價飛漲,更可怕的是日本飛機不時投下炸彈。就是在這種情況下,黃文虎仍然考上浙江當時的名校金華中學。抗戰硝煙四起,黃文虎隨家人四處逃難,中學前後讀了8年。抗戰勝利那年,他考上浙江大學。解放戰爭勝利時,他大學畢業,像那時很多人一樣,時代在他的身上刻下深深烙印。
大學畢業,他分配到天津一家工廠。但是當時東北是老解放區,而且是重工業基地,那才是黃文虎最嚮往的地方。1950年9月,當哈爾濱工業大學到天津招聘人才時,黃文虎就興沖沖報名,最終如願以償。
初入大學任教 向蘇聯專家學習
那時的哈爾濱工業大學,規模很小,也不似現在赫赫有名。一到學校,黃文虎邊當學生邊做教師,在研究生班跟蘇聯專家學習,在課堂上給學生上課。那段時光,黃文虎感覺很有收穫。那時的研究生,相當於助教,一個月的工資待遇是150斤小米。
1957年,在當時的校長李昌支持下,黃文虎開始籌建工程力學系。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鄧小平到哈工大視察時說,你們這些大工廠大學校,要關心國家大事,要在科研上做尖端,為國家作出更大貢獻。當時正在倡導民轉軍,於是工程力學系就隨之更名為航天工程力學系。從此黃文虎走上教育、科研相結合之路。1981年起,他擔任了五年哈工大校長,他也是我國首批博士生導師之一。
勉學子扎實基礎 還需要學會做人
在師生心中,黃文虎不僅是一位可親可敬的長者,更是一位切實有為的教育家。在一次講座中,他對學子們說:「在大學裏除了獲得『扎實基礎』這粒種子外,還需要獲得『學會做人』這另一粒種子,只有好好抓住這兩顆種子,才能孕育自己以後人生的茂密森林。」
2006年7月22日,黃文虎院士80歲壽誕,弟子更是從四面八方趕來,為自己崇敬的老師祝壽。學生們感嘆:跟黃老學習,學到的不僅是知識,更學到做人的道理。據他的學生介紹,黃老出國不像別人帶回的是電視、音響等家電,而是專門購回國內買不到的插板和軟件,在他心中,裝的全是科研事業,他的人格魅力令學生景仰。◆香港文匯報資料室、人民日報微信公號